对话张俊平:探寻博雅高中办学特色背后的教育智慧
知名教育学者张俊平点评博雅高中办学特色
书写民办教育新范式
近日,江苏省知名教育学者、教育报刊总社杂志原主编、南京市博雅高级中学专家导师团成员张俊平先生,深度解读学校办学特色。
他以“四个对”“三个高”“三重教育哲学” 为核心,勾勒出这所新校的独特基因与成长密码,盛赞博雅 “正在书写民办教育的新范式”。
01 四“对”逻辑勾勒博雅教育新坐标
张俊平点评博雅诞生自带“天时地利人和”,“对的时机、对的地方、对的人、选择做对的事” 概括博雅诞生的底层逻辑。
他称:博雅的“四对”逻辑,堪称民办教育的“破局公式”。
对的时机:抓住高中教育发展黄金期,以资本与情怀双轮驱动,精准切入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浪潮。
对的地方:植根晓庄学院旧址,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,让“生活即教育” 的理念成为学校文化生长点。
对的人:传奇校长周飞虎与副校长韩海燕搭档,“双飞组合” 以 “飞翔者” 姿态引领团队,构筑博雅向上生长的精神磁场。
选择做对的事:聚一群有教育理想的人,在行知故里办一所“有灵魂、有温度” 的高中,选择做教育这件事即是教育价值的具象化。
02 “三高”标准定义博雅品质高度
在张俊平眼中,博雅的“高起点、高规格、高品质” 形成递进式发展逻辑:
高起点:传奇校长的办学设想精准锚定办学时机,依托东外98.1% 本一率的办学底蕴,嫁接如东高中教育模式,起点即与名校对标,构建高站位发展格局,深度回应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。
高规格:优化校园环境,打造功能多元、适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完整生活场域;对标名校构建丰富多元课程,以科技与人文双轨提升办学能级。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内核,以“双飞组合”校长引领,打造博雅特色化育人路径。
高品质:不止于学业成绩,更关注“优秀而幸福” 的成长过程。张俊平特别强调:“当学生享受三年校园生活,老师在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,这所学校就真正有了生命力。”
03“三重哲思”构筑博雅成长新维度
尊天性:以“好玩” 破题,让校园成为吸引学生的 “磁场”。张俊平点赞学校 “未开学先建运动场” 的举措:“留住孩子的心,先留住他们的兴趣与热爱。”
合规律: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,摒弃“蛮干式死糗教育”。从学科知识构建到思维培养,均以科学逻辑为底层支撑。
享过程:提出“心流体验式学习”,倡导学生在学业进步过程中感受成长愉悦,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实现专业跃迁。未来计划推出“博雅三年故事集”,让教育成果可感知、可触摸。
04 “三维立体”描绘博雅教育发展生态
张俊平为博雅描绘了一幅理想教育图景:
完整的生活场:打破“唯分数论”,通过课程架构与活动设计,让校园成为涵盖学习、运动、社交、实践的完整生活空间。
和谐的人际圈:以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 为准则,构建师生互信、家校协同的生态,杜绝内耗,让教育回归纯粹。
美好的精神状态:以陶行知“爱满天下” 为核心理念,培育师生的精神家园,让学校成为 “学生毕业多年后仍会想回访” 的心灵栖息地。
05“生命教育三部曲”解码博雅育人密钥
张俊平总结博雅针对民办教育开拓的三大行动路径:
唤醒:用理想教育激活内驱力,让学生从“要我学” 转向 “我要学”,让教师从 “教书匠” 成为 “教育合伙人”。
解放:推行“有规则的自由”,赋予师生自主发展空间 —— 学生自主管理、教师自主申报研究项目,在规则框架内释放创造力。
激励:借助AI 技术构建实时反馈系统,捕捉师生成长细节,以个性化激励点燃进步引擎,让 “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”。
“在博雅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 张俊平先生以这句话为点评收尾,既是对博雅学校的期许,更是对民办教育创新的信心。
当 “对的教育” 遇见 “对的时代”,当理想主义与专业精神同频共振,
南京市博雅高级中正以破局者姿态,在行知路上书写属于未来的教育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