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融博雅 业精协同,新师启程 未来可期
盛夏时节,绿意葱茏。博雅教师培训进入集体备课核心环节。全体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,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,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,深入研讨新学期教学内容、策略与方法,在智慧的碰撞与共享中,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夯基垒台、立柱架梁。
一、精心组织,全员深度参与:架构集体智慧熔炉
为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,培训组织部门进行了周密部署:
科学分组,精准聚焦: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,组建独立学科备课组,配备学科骨干担任备课组长,资深教师引领方向,确保研讨专业深度。
目标导向,任务驱动:明确备课核心目标,深度解析教材知识体系与核心素养落点,精心设计单元教学框架及课时实施方案,开发配套教学资源。
流程规范,环节扎实:个人初备和集体研讨相结合,在优化定案后进行资源共享。聚焦教材通览,深耕课时设计,确保研讨层层递进、步步深入。
氛围浓厚,热情高涨:备课组研讨氛围热烈而专注。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,共识在探讨中凝聚。
二、聚焦核心素养,精研教学策略:学科特色异彩纷呈
(一)文以载道,语数英深耕素养沃土
语文组:特邀东山高级中学陈扬老师做经验分享。系统学习后,备课组聚焦“融汇博雅文化”,创造性提出“全息语文观”,打破学科边界,推行“三型写作”,努力对抗AI困境。确定夯实基础,重点研讨古诗文深耕、整本书阅读等模块教学核心任务。以“导学课-补偿课-预学课”的三步衔接课程,探索情境化、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。
数学组:重视逻辑推理,深入探讨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、原理转化为可探究的问题链。着重研究利用导学案教学,遵循“预习-目标-知识点-巩固-作业”步骤,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与变式训练,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英语组:深度研讨核心教学环节,优化课堂模式,创设真实情境与互动活动,利用数字资源打造沉浸环境以提升兴趣与能力;构建分层作业体系,精准反馈并拓展文化视野;按单元专长细化教案、课件、练习等资源并设定节点,科学完成分工备课任务。
(二)格物致知,理化生探索科学真谛
物理组:责任分工明确,将不同任务落实到个人,其涵盖了内容指导与审核、撰写PPT、设计课后习题、整合导学案等。组内着重研讨如何创新实验教学,突破力学、电学等重难点概念教学。
化学组:聚焦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,严格按照“研究课标-分析教材-分享讨论-设计导学案-精选练习题”步骤备课,分享讨论以选择专题形式,由个人分享教学设计,共同讨论完善,形成最终版本用于课堂教学。设计导学案,精选学生练习题,深化对物质变化规律与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。
生物组:集体教研与个人备课结合,制定本学期课时计划和导学案主备教师安排表。对教师个体备课提出本节教材知识体系、课标章节知识逻辑网络图等提出具体要求。
(三)鉴往知来,史地政涵育家国情怀
历史组:主备人整合教学案、课件、练习初稿,聚焦重难点并精选史料素材。集体研讨,优化“四位一体”设计,强化学案与课件协同,教案紧扣课标与核心素养。通过“教-学-练”闭环,提升教学效能。
政治组:明确素养目标与教学任务。集体备课按单元分工,统一“情境导入-案例讲解-活动探究-总结升华”教学流程及分层作业标准。教师个人在集体框架下细化教案与课件,审核定稿。课后及时反思以持续优化教学,确保核心素养落地。
地理组:采用“确定主备人-分头思考-初稿上传-两次集体研讨-修正定稿”流程。集备聚焦特色目标与方法,研讨优化重难点处理及课堂实效;通过“同课同构/异构”对比展示实践成果,最终汇编教学案例与反思报告,形成“个人初备、团队打磨、反思提升”闭环。
(四)陶冶身心,艺体信技赋能全面发展
音乐组&美术组:协作备课,共同确认学期总课时与节数,继而各自规划学科教学进度。双方整合资源,共同讨论课程设计。
体育组:采用主备人负责制与模块分工制。主备人设计教案及器材清单,通过集体研讨优化教学计划、分层方案及安全预案。课程设计融合了三维目标与“学练赛”情境,课后即时反思亮点与问题,确保安全底线并提升教学实效。
信息技术组:备课围绕合格考展开,研讨课程标准明确教学方向,分析考试题库把握考点,梳理教材内容,优化教学重难点,确保贴合考纲,助力学生达标。
心理健康教育组:依托陶老师工作站平台,植入高中学校典型心理健康课程,将学校德育目标融入心理健康课题,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辅导活动。
三、成果初显,蓄力扬帆启新程:智慧结晶与未来期许
全天高强度的集体智慧碰撞,各学科组均初步完成了新学期核心教学单元的整体规划框架,教学蓝图清晰。通过深入研讨,教师们在新课标理念的把握、教材的理解深度、学情的分析判断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,拓宽了教学视野。
相信这份凝结着集体智慧的备课成果,必将转化为新学期课堂上的生动实践,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